各村民委员会、各有关部门:
按照昌环委办发〔2025〕2号文件精神,结合四面城镇工作实际,制定《四面城镇总氮入河治理与管控及省级专项督察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昌图县四面城镇人民政府
2025年6月20日
四面城镇总氮入河治理与管控及省级
专项督察问题整改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辽宁省及铁岭市近岸海域水质提升工作方案要求,针对重点区域总氮入河治理与管控省级专项督察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任务,全面推动总氮治理与管控,通过对全镇河流总氮等主要污染物的溯源排查、分类治理、监督管理,实现四面城镇河流断面水质持续改善,完成河流总氮削减控制目标。
二、工作原则
1.问题导向,分类施策。以督察反馈问题为核心,以农业种植、畜禽养殖、生活垃圾、城镇生活污水和涉氮行业为重点,精准识别突出河段总氮浓度超高问题,科学制定有针对性的任务措施,做到精准发力、有的放矢。
2.依法依规,强化“一岗双责”。严肃问责严格遵循环保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确保整改工作严肃性、权威性。
3.标本兼治,注重长效。在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全面开展常态化排查,注重从源头上查找原因,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措施,建立常态化的监管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工作任务
针对省及总氮治理与管控专项督察反馈我县畜禽粪污河道堆积、畜禽粪污傍河堆积、河道及两岸生活垃圾、傍河村庄黑臭水体、污水直排入河等5类重点问题,在暗访复核和抽查检查时发现,个别整改问题出现反弹,且有“一盖了之”、“一冲了之”等敷衍整改现象,各村要对照上述5类问题扎实开展“举一反三”式排查整治工作,建立问题台账,同时建立常态化排查、监督管理制度,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问题,推动整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镇环保、住建、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切实做好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督,要对问题整改工作进行复核巩固,严防反弹。
(一)实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1.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体系,合理配置垃圾桶、垃圾箱等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实现每个村具备垃圾转运能力,确保所有垃圾均有处置终端。积极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全面实施“五指法”垃圾分类方法,持续减少垃圾出村处理量。常态化开展积存垃圾清理整治,重点排查清理农村路边、田边、边沟、沟渠、河道等区域的积存垃圾。
(牵头单位:镇城建部门,配合单位:镇农业农村、环保、水利部门,责任单位:各村)
2.持续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和标准化改造,建立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监督规模场必须建设粪污处理配套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确保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0%之上,交由第三方处理机构处理粪污的,应按照转运时间间隔建设粪污暂存设施。推动建立适合本地实际的“种养结合”、“截污建池、收运还田”等资源化利用模式。定期开展畜禽养殖场养殖环境专项执法检查。规范规模以下养殖行为。推进养殖专业户防雨、防渗、防漏、防外溢的粪便污水收集贮存设施建设,通过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散养户养殖行为,做好散养户废弃物的收集、利用等环境管理工作。
(牵头单位:镇农业农村部门,配合单位:镇环保、水利部门,责任单位:各村)
3.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持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采取综合举措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大力推广应用高效缓控释类新型肥料和生物肥料。持续开展农作物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防控面积分别在60%和50%以上,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加快推进生态沟渠、生态塘、河岸缓冲带截污工程等生态治理工程,有效拦截污染物直排入河。
(牵头单位:镇农业农村部门,配合单位:镇环保、水利部门,责任单位:各村)
4.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分类实施”的原则,采取集中或分散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不断提高农村污水治理效率。按照“一河(塘、沟、渠)一策”原则,全面完成农村黑臭水体综合治理,以季节性农村黑臭水体为重点,开展农村黑臭水体常态化排查整治,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牵头单位:镇环保部门,配合单位:镇城建、水利、农业农村部门,责任单位:各村)
(二)加强河道内外日常管理
进一步压实“河长制”。严格落实各级河长职责,真正建立起县、镇、村三级“责任人”体系,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开展日常巡河工作,及时发现影响河流水质的各类突出问题,完善问题交办和整改销号制度;县级总河长每半年至少巡河一次,县级河长每季度至少巡河一次,镇级河长每月至少巡河一次,村级河长每周至少巡河一次,不定期利用手机巡河APP做好巡河记录,并及时上传、解决发现的问题。
各村支部书记作为所在村总氮入河治理和管控第一责任人,对水管员所管河流开展不定期巡查做好监督,水管员对总氮入河治理和管控工作要知晓。同时作为网格员,对所管河流总氮入河治理和管控负间接责任。
(牵头单位:镇水利部门,配合单位:镇城建、农业农村、环保部门,责任单位:各村)
(三)加快推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补齐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短板。开展污水管网、雨污合流制管网诊断修复更新,推进管网错接混接漏接改造,加强管网清疏管养,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效能。2025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污水管网覆盖空白区,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加快提高冬季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能力。积极推进总氮处理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厂总氮处理能力。
(牵头单位:镇城建部门,配合单位:镇环保部门,责任单位:各村)
(四)实施重点流域生态治理
强化河流汛期污染治理。加强汛期流域内污水处理设施、畜禽养殖、河道垃圾等监管,及时开展汛前城市雨污水管道清掏以及管道、渠道内积存污水抽调处理,严厉打击各类借汛期排污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解决旱季“藏污纳垢”、雨季“零存整取”的突出环境问题。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河流汛期总氮污染强度监测分析。
(镇环保、城建、水利、农业农村按职责分工负责,责任单位:各村)
四、工作要求
1.各牵头单位根据本方案分工要求,结合实际,制定部门整改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全面开展整改工作,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2.加强监督检查,镇直相关部门定期对整改工作进行现场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进度滞后的村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其作出书面说明,限期完成整改任务。
3.各村在完成整改任务后,及时向镇环保部门提交整改报告,镇环保部门组织相关部门按照环保督查整改要求和标准,对整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核验,对整改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
4.各牵头部门对整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梳理整改工作中的做法和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整改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同时,将整改工作情况报镇环保部门汇总。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总氮入河治理与管控问题整改工作专班,由镇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总氮治理与管控及督察问题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河流包保机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传达上级相关精神和要求,对整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整改任务、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
2.统一思想认识。各村、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把重点河流排查整治作为推进我镇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建立定期调度、现场检查、问题督查等机制,落实属地责任,确保全镇河流断面水质提升取得实效。
3.强化部门协同。建立环保、水利、农业农村、城建等多部门工作联动,明确各部门在重点河流排查整治中的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提升整治效率。
4.严格监督考核。对水质改善不达标的按照包保责任机制将对各村、部门进行通报,对工作推进不力、整改不到位、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5.加大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重点河流排查整治的重要意义和工作成效,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鼓励群众对偷排污水、破坏河道生态等违法行为进行监督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