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项目 |
具体内容 |
检查结果 |
一、校园 安全管理 |
1.警校联动机制是否建立,校园周边公安机关“高峰勤务”、“护学岗”和群防群治机制是否健全。 |
|
2.教育行政部门是否会同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督等部门完善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
|
3. 校园警务室或门卫室设置的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是否与属地接警中心联网。 |
|
4. 在乡村以上道路学校门前两侧50-200米道路上是否设置限速和警示标志;在交通流量大的学校门前道路是否施划减速带、人行横道,设置交通信号灯。 |
|
5.是否对校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对建筑物外墙砖脱落等隐患的排查。是否安装防坠装置。 |
|
6.学校是否配齐必要的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校园重点部位是否安装视频监控,寄宿制校园是否设专职宿舍管理员,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
|
7.是否强化校园消防安全防控,进行电器火灾综合治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器材配置及完好有效情况。是否开展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严防山火进校和校火进山。 |
|
8.学校校门口,教学楼、学生宿舍楼主要出入口、走廊,食堂操作间、配餐间、留样间内和储藏室的出入口,操场等人员聚集场所,危险化学品储存室、财务室、实验室等重要场所,是否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装置。 |
|
9.是否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治乱工作,收集线索,消除校园欺凌;是否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 |
|
二、上下学交通及校车安全管理 |
10.是否开展对学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学,做好交通安全个人卫生防护教育。 |
|
11.是否在校门口设立体温监测区及排队区,安排人员进行疏导,保证前后间距。 |
|
12.是否加强疫情乙类乙管期间校车安全管理,合理安排座位,保持安全距离。 |
|
13.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是否依法依规取得校车许可、校车服务运营资质。 |
|
14.校车驾驶人是否依规取得校车驾驶资格许可,每年是否接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审验。 |
|
15.为校车配备的随车照管员是否遵守校车服务规范,履行职责,上下车清点、核实乘车学生人数,确保学生上下车,并与家长安全交接。 |
|
16.校车是否在恰当位置配置了逃生锤、干粉灭火器、急救箱等安全设备。 |
|
三、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疫情 防控 |
17.是否科学制定春季开学工作方案。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做好新冠肺炎和其它传染病的预防工作,进一步完善开学报到、校园管理、师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突发应急、宣传教育等各环节措施。是否严格落实晨午检(住宿学生增加晚检)、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和登记等防控措施,掌握学生健康状况。高校是否在返校后第一周重点开展健康监测,倡导减少集聚,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出现症状及时报告,确诊后及时转入学校健康驿站或校外有关医院进行健康监测和适当治疗。 |
|
18.是否提升健康服务能力。高校增强健康驿站管理和运行能力,落实落细各项任务,完善基础条件,配备符合标准的医务人员及物资,做好相应的精准分流安置、应急处置及服务保障预案。各中小学(幼儿园)设置健康观察室,用于有发热等症状师生临时留观。加强卫生室(保健室)建设,配备专业人员、必要的医疗设施设备和药品,强化从业人员专业培训,承担防疫知识普及、学生患病应急处置等职责。 |
|
19.加强卫生管理。是否落实校园内日常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和消毒制度,保持教学区域、宿舍、公共卫生间等场所空气流通。校舍入口、楼梯入口、电梯入口等位置摆放消毒用品,人员进出时可自行做好卫生消毒。 |
|
20.是否加强对感染师生康复期的健康指导,引导师生做好康复期健康管理。不组织、不要求康复期的师生参加剧烈运动。是否在保护好隐私的前提下摸清学生疫苗接种、感染病毒、患有基础疾病和身体健康有特殊需要的师生底数,建档立卡,跟进服务,开展健康管理。 |
|
21.是否做好心理疏导。各校是否组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团队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和援助,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化解学生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强化心理重症和危机识别与干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
|
22.是否开展校园环境整治行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学前要对校园实施全面的环境卫生整治,对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会议室、厕所、浴室等公共场所进行彻底的卫生清洁消毒、通风换气、垃圾清理,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通风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处理。 |
|
23.是否做好物资储备。各校根据师生日常防护需要,储备1周以上常用防疫物资,包括:抗原检测试剂、口罩、消毒用品、测温设备等。 |
|
24.是否提升舆情管控。设立专门服务热线,主动搭建沟通渠道,持续落实“接诉即办”要求,切实解决师生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理解,教育引导他们不在网上发表涉及教育教学的不当评论。 |
|
四、食品安全 管理 |
25.学校食堂环境卫生是否干净整洁,组织制度是否健全,应急处置是否完善。 |
|
26.学校食堂《食品经营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证是否在有效期内。 |
|
27.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采购、加工制作、存储、餐炊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索证索票、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是否规范。 |
|
28.学校食堂新学期是否彻底清理上学期置备的食品库存如冰鲜肉类、半成品、蔬菜瓜果及调味品等、环境彻底消杀、餐饮具彻底清洗消毒、培训新入职人员。各种食品加工设备、留样柜、冰箱冰柜等设备是否运转良好。是否配足配齐并规范使用清洗、消毒、保洁设施设备。冷冻柜是否定期除霜,冰霜需小于1厘米。禁止使用有颜色的塑料袋存放食品原料及半成品。食品添加剂是否单独存放。 |
|
29.采用校外配餐的学校是否建立完善的校外供餐单位评价和退出机制,学校是否利用公共信息平台等方式及时向师生、家长、社会公开供餐单位信息,是否组织师生、家长代表、社会人士对供餐单位进行抽查走访,参与学校校外供餐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
|
30.学校食堂是否采购无《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货物消毒证明》来源不明的进口冷链食品。 |
|
31.学校食堂是否严格落实对采购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要求。督促查验食用农产品的可溯源凭证和产品质量合格凭证,推动采购的食用农产品源头可追溯。 |
|
32.加工操作区内排水沟是否彻底清洁消毒,排水设施是否密闭良好。 |
|
33.砧板、刀具是否及时清洗,放在立式砧板(刀)架上,保持通风。木质操作台是否有霉变。 |
|
34.使用禽蛋前,是否清洗禽蛋外壳,防止有害细菌污染禽蛋。 |
|
35.是否用流水彻底冲清洗餐饮具,并沥干或擦干后置于密封的保洁柜里存放。 |
|
五、学生校服、饮用水管理 |
36. 学生校服、饮用水采购是否经过公开招标,招标过程是否有家长代表参加。 |
|
37. 是否建立饮水机消毒台账。 |
|
38. 饮用水是否有检测报告。 |
|
39.购买桶装饮用水是否账目公开透明,是否每月公示。 |
|
40.校服验收是否实行“明标识”制度,是否按批次验明并留存产品出厂检验报告。 |
|
六、信访稳定工作 |
41.是否建立信访重点人员五级包保台账。是否发生重大负面舆情。 |
|
42.是否有领导接访记录(照片,登记),是否发生去省进京上访。 |
|
七、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违规补课专项整治 |
43.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学校是否开展自查整改工作,学校是否形成自查情况报告,报告中是否有部署情况和相关责任人,是否有具体整治措施及检查过程和开展效果。 |
|
44.各地各学校是否成立巡查组,是否将举报监督电话向社会、学生和家长公开,是否对本地及学校周边的民办教育机构和社区、街道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巡查,是否有每月实地巡查记录及实地巡查照片。 |
|
45.各地各学校是否对重点教师、重点人员进行约谈,并签订承诺书。各县(市)区是否查处违规教师。 |
|
八、落实“双减”工作 |
46.各地各校是否健全作业管理制度,建立作业管理专班,实行作业公示制度,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书面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教师对作业是否做到全批全改,批语是否规范,是否存在布置惩罚性作业情况 |
|
47.各地各校是否加强了教学管理,落实《铁岭市中小学教学管理实施意见》,是否认真组织教师教研、备课、上课,是否进行教学反思,是否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考评制度 |
|
48.各地各校是否加强了考试管理,健全考试管理相关制度,小学一二年级不组织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学校和班级是否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 |
|
49.各地各校是否做到了课后服务“5+2”全覆盖,是否对课后服务的内容及方式进行公示,是否制定校内课后服务费用分配方案,并实行公示制度,是否存在违规收费行为,是否存在强制学生参与、集体补课和违规讲新课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