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图县人民政府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Changtu Municipality

政府信息公开

昌图县2025年汛期地质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来源:昌图县自然资源局 时间:2025-08-11

昌图县2025汛期地质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县减灾委:

根据铁安办发[2025]22号文件要求及县减灾委的通知要求,并结合我局实际工作情况,现将我县2025年汛期地质灾害风险形势研判报告如下。

我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和滑坡。截止目前,我县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2处(含孕灾点8处)。按地质灾害类型划分,崩塌5处(含孕灾点2处),滑坡7处(含孕灾点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均为小型。全县共计威胁人口2户4人,潜在经济损失161万元。统计资料表明,我县地质灾害受降雨的控制作用明显,且主要集中发生在汛期,尤其是7-8月是突发地质灾害的高发期。

一、汛期地质灾害风险形势分析

据气象部门汛期气候趋势预测资料预计2025年汛期(6~8月)我县平均降水量为480~520毫米,较常年同期降水偏多2成左右。7~8月降水阶段性和局地性明显,强对流天气较为频繁,可能有1-2个北上台风直接或间接影响我县,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增大。秋季预计降水120-130毫米,偏多1到2成。

综合研判,今年我县地质灾害总体趋势接近往年我县东部低山丘陵区自然因素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此外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城镇建成区、学校、医院、旅游景区、移民安置点、工棚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临坡临崖、临沟临坎的民宿、农家乐等经营性场所;以及工程扰动高风险区,涵盖在建交通干线、水利枢纽、深基坑工程、大型深基坑(边坡)等重要工程建设活动区均属重点防范对象。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雨密切相关,区域强降雨、台风暴雨和局地暴雨是自然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2025年度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在主汛期(7月8月),特别是特大暴雨、大暴雨、连日降雨及秋汛、短时强降雨时段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工程活动全建设周期。

二、汛期地质灾害防范保障对策

1、全面落实防灾责任,制定年度防治方案。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落实县、乡、村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点到岗到人。汛前我局编制印发昌图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025年度)》,并报铁岭市自然资源备案。

2、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压实防灾行业监管。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发挥总体协调联动作用,严格落实“谁引发、谁治理”的防治责任制,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协同防治体系。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健全地质灾害分工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会商研判和协调联动,强化联合调度督导,有效形成地质灾害防范合力。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教育、交通运输、水利、文化和旅游、应急、气象等部门要指导督促做好本行业本领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从源头上防范和减轻地质灾害风险。我局将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风险预警能力水平,不断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机制,加大预警网格密度,延长预警时效,加密预警频次,提升预警精准度。

3、加强汛期值班值守,规范信息速报机制。汛期市、县(市)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细化领导带班、专家驻守、专人值守保障措施。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及时、规范、准确报送地质灾害信息。遇突发情况迅速向事发地人民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及上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可越级上报,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力争做到突发情况第一反应。

4、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加强地灾隐患动态管理。我局持续推进“隐患点+风险区”双控体系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人防+技防”优势,切实强化“汛前排查、汛期巡查、汛后核查”阶段排查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动态排查机制,及时掌握地质灾害隐患动态变化,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及时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努力发现高位远程、隐蔽性强的地质灾害隐患。对排查发现的新增风险隐患要逐一登记造册、入库,落实防灾预案和防范措施,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5、多方筹措地灾防治资金,积极推进地质灾害治理2025年我县尽管未能争取到国家发改委及自然资源部增发国债资金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但是我局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在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多渠道筹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对危险性较大的地灾隐患点积极进行排险治理,把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昌图县自然资源局

2025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