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图县通江口镇“十三五”发展规划

来源:昌图县发改局 时间:2016-03-09

  通江口镇位于昌图西南部,辖16个行政村,137个村民组。区域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4万亩,人口3.14万,现有规模企业3家,中小企业12家。昌法、彰桓、新梨3条省级公路在境内穿过,交通十分便利。雄浑秀美的辽河沿镇西绵延南下,境内干流全长20.8公里。

  依托资源、地理、区位、交通、历史、文化等优势,通江口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强工业经济,筑特色城镇,夯产业基地,兴旅游文化”为目标,大力实施“七抓七建”发展战略,即:抓龙头牵动,建农牧基地;抓稻菜开发,建品牌农业;抓商贸物流,建现代城镇;抓特色旅游,建历史名镇;抓招商引资,建工业强镇;抓民生工程,建和谐乡镇;抓党建创新,建先进组织。全力建设昌图西大门现代化城镇,倾力打造辽河流域历史文化名镇和商贸旅游重镇。因此,制定未来五年规划如下:

  一、确立强基固本目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紧紧围绕思想道德建设、廉政建设、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镇来抓好党的建设工作,统筹规划通江口镇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党建上我们准备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在村级组织建设上,着力抓好村级活动阵地及“两委”班子建设,“十三五”期间准备投资400万元,对1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全面改扩建。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大幅度提高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村级组织党建工作要做到四个创新:一是创新理念,在思想认识上提水平;二是创新模式,在打造特色上做文章;三是创新载体,在典型示范上树榜样;四是创新机制,在健全保障上抓落实。

  2、在农村合作社党组织建设上,重点吸收和培养那些素质好、觉悟高、“双带”作用强的青壮年农民,发挥他们懂科技、能致富的特长,给群众做好示范带头作用,引领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

  3、镇党委切实履行好抓党建工作的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责任落实机制。逐步加大对全镇党建工作的投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把党建特色品牌创建工作列为党建工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全镇形成党建工作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发展工业经济

  按照三大招商方向,规划和设计项目蓝图,扶持和服务好本地现有企业,充分利用全镇人脉关系亲情招商,动员本地企业老板以商招商。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我县发展的良好机遇吸引大项目上马。

  1、全力发展农业精深加工项目。立足我镇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的深加工。

  2、全力抓好满井农高区和换热产业基地招商工作。立足我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每年力争引进1至3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

  3、力争每年落户通江口镇2家以上生产加工型企业。

  三、发展特色农业,建设农牧基地

  1、坚定不移贯彻执行“东菜西稻”发展战略,加速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水稻种植面积,重点打造“绿源”品牌绿色无公害有机大米,引进特色新品种高产水稻,计划用三年时间,依靠土地流转扩大水田种植面积到2万亩。届时,水田、牧草基地和辽河自然生态恢复区连片,展现万亩稻、草相映的景象。

  运行模式上重点推行“协会+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使农民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共同抵御风险,提高农业效益。依托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广种植紫色早熟玉米1500亩,粉色优质水稻1100亩。以曙光集团通江口工业园为依托,加快畜牧小区建设,引导养殖大户到畜牧小区重点发展生猪和肉鸡饲养。

  2、建设村与新立村蔬菜种植、黄家村与白家村的西甜瓜生产都初具规模,是这几个村的特色产业,下一步我们要与沈阳农业大学合作,依托“农家乐”蔬菜合作社和久马酸菜厂大力发展暖棚、冷棚和裸地蔬菜种植,增加有机蔬菜种植面积,提高品质,争创名牌。注重培养经纪人,大力开发市场,全面提升通江口蔬菜产业基地效益。

  3、依托开原市苗木花卉较成熟市场,与开原临近的四方、东广宁等村要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业,引导农民种植金叶榆、水蜡、金丝垂柳等各种适合我镇培育的苗木花卉。

  四、搞好商贸物流,加快小城镇建设

  我们采取市场建设和城镇开发“双轮驱动”措施来促进通江口的商贸发展。

  1、建设标准化市场,逐步完善市场功能。

  孤榆树大集目前还是露天交易,场地设施条件简陋,摊位摆放混乱,功能很不完善。政府今后要强化引导和管理,使大集能满足全天候交易的要求。商品摊位要实行分区管理,交易日也要从现在的每月农历一、三、七向隔日集和每日集过渡,逐步将孤榆树市场建设成昌西南物资集散地和区域性综合商品交易中心。长岭子大集也要在现有基础上加以规范和改造,成为我镇商品交易的次中心。

  2、加强小城镇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通江口镇要完善城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形成具有前瞻性、时代性的规划体系,为科学发展提供空间,提升小城镇建设品位。重点建设孤榆树中心城,同时兼顾现政府驻地、长岭子和小房身等区域的发展,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公厕、甬路、暗排、绿地和文化休闲广场,增设路灯和垃圾箱,栽种景观树和花草,做好城镇的美化,绿化,亮化和净化工作。

  五、开发晚清小镇,建设东北水乡

  1、按《通江厅商埠界址图》的描述,修旧如旧,重点重建“广源达”“海神堂” “电报局”等古建筑,再现通江古城昔日繁华,将通江口村老街区域建设成为东北地区展现民国时期风情的影视基地。

  2、依托辽河水系及湿地资源发展水上及湿地游乐项目,建设辽河带状公园,再现“昌图八景”之一的“通江晚渡”盛景。

  3、建设辽河民俗村,弘扬辽河流域历史文化,每年举办辽河风情通江口文化旅游节,承办越野车赛、摩托艇赛、辽河风情篝火晚会等赛事和文艺演出活动,推动通江口镇旅游业发展。

  六、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推动民生显著改善

  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社会事业建设目标,全面落实好各项民生工程。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切实保障低保户和民政优抚对象的待遇全部兑现,开展农村低保边缘户危房改造工作。着力解决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继续把群众关心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安全饮用水、食品及校车安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文化设施建设、平安建设、社会稳定作为今后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跑项目的力度,用争取到的资金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做一些事情。

  通江口镇“十三五”规划是描绘全镇的宏伟蓝图,我们全镇人民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艰苦奋斗的工作精神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努力把通江口镇建设成为文明、富庶、美丽的新型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