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图县人社十三五及2020年完成情况 十四五思路和2021年安排

来源:昌图县发改委 时间:2020-12-09

  一、“十三五”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成绩

  (一)全县就业形势稳定

  1、不断创新载体,推动创业就业。“十三五”期间,我县通过“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和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等招聘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招聘会、乡镇招聘会等帮助实现就业。在市人力资源市场、市人事人才网为企业发布用工信息等推动创业就业。“十三五”期间,我县实现实名制就业和再就业1256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新增创业企业196户,青年就业见习单位8家,认定90人。职业培训推进顺利,包括免费类、以工代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企业新型学徒、新型农民,职业技能提升、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等5987人。

  2、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扩大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十三五”期间,我县共支付就业创业服务补贴354.92万元;职业培训补贴支出2486人次,348万元;公益岗位工资支出6542人次,4056.98万元;为就业困难人员支付社保补贴28589人次,12589.5万元;职业鉴定2791人,支付鉴定费41.2万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县全面落实相关社会保险费减收、缓收政策,着力减轻企业负担,减收社会保险费8470万元。

  (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1、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制度。“十三五”末社会保障机构建设更加完善,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总参保人数达到112340人,比十二五末增长8%。十三五期间累计基金收入44.9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加27.4亿元,增长1.57倍。累计发放养老金63.8亿元,比十二五增发31亿元,增长1.95倍,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无拖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推进顺利,城居参保383052人,比十二五末增长8.8%。基金收入94465万元,较十二五末增长26962万元,增长39.94%。城居保十三五共支出83654万元,较十二五末增长37235万元,增长80.21%。“十三五”期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全县共622家机关事业单位参保,在职参保16056人,退休职工12623人。累计收缴保费15.34亿元,较十二五期间增长13.54亿元,增长7.5倍,累计支付养老金18.25亿元。

  2、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十三五”末,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由“十二五末”的月人均1872元提高到2416元,增长约2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月人均85元提高到月人均113元,较“十二五”末增长33%。

  (三)人事人才工作成效显著。积极开展人才储备登记和招聘活动,十三五期间,通过考试,公开、公正、公平招聘录用教师78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64人,通过“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为企业招聘员工50748人。完成县内重点企业高级人才需求调查,深入企业进行高级人才需求调查,包括: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为企业引进人才铺路搭桥。

  (四)和谐劳动关系更加稳固。我县积极推进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和改善,十三五期间共建立基层调解组织278家,培训基层调解员251人,劳动仲裁机构共立案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1649件,不予受理44件。其中涉及劳动者1649人,涉案金额约2000万元。无群体性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结案率100%。切实履行劳动监察的职责,十三五期间投诉举报案件结案率达到98.7%,加大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收缴力度,进一步做好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切实保障农民工利益,督促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

  二、“十三五”期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就业形势面临新的挑战。我县是农业大县,工业不发达,商业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和就业渠道较少。劳动者的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足,稳定就业成为一个难题。培训体系不够健全,培训方向有待调整,专业师资明显不足,这些都给就业再就业工作带来压力。

  (二)养老保险基金支撑能力不强。我县人口基数大,退休人员多,养老金缺口大,抚养比低,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压力大。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是基金收支矛盾,收入增长明显低于支出增长;二是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三是我县养老保险缴费人群结构比例不均衡,下岗、失业等灵活就业人员占比较大,缴费率低。

  (三)劳动关系更趋复杂。劳动合同的签订到工资制度的建立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企业仍存在着劳动用工不规范,劳资纠纷时有发生。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覆盖面不够劳动仲裁案件大量上升与办案力量严重不足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四)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我县专业技术人才总数仍然偏低。在全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大专以下学历,中级以下职称的人才居多,高层次人才比例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同时我县严重缺乏三类人才,一是懂国际通行规则、熟悉经贸规则和法律人才;二是既懂经营管理又精通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三是高新技术人才。

  (五)欠薪问题。在根治欠薪工作中,还存在成员单位之间相互推诿现象,在执行文件、欠薪案件处理过程中各单位配合有待加强;农民工在务工过程中,法律意识不强,不注重保留相关证据,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取证难直接影响案件处理。

  三、“十四五”目标和任务

  (一)积极扩大和稳定就业。“十四五”期间,全县新增就业人数达1万人以上,扶持创业带头人150户,就业创业培训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二)大力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全面建成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养老保险体系。推进2021-2025年度养老保障体制建设,确保全县符合参保条件居民应保尽保。改革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保障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建成覆盖城乡的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十四五力争实现企业养老保险参保达到12.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达到39万人,机关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足额征缴,退休人员新待遇补发到位。

  (三)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总量保持稳步增长,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培养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到2025年,全县人才总数要达到4.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0.1万人,人才密度达到全县总人口的4%以上。人才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人才队伍年龄、学历、专业结构趋于合理,在产业、行业、区域和不同类型经济组织的分布明显改善。各类人才队伍年龄、学历、专业结构趋于合理,在产业、行业、区域和不同类型经济组织的分布明显改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4%以上。农产品生产加工、能源、换热装备制造、物流等重点产业集聚人才总量达到2.7万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0.6万人,专业技术人才2.1万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占26%左右。

  (四)全面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劳动仲裁机构实体化、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加大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收缴力度,建立新型劳动关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服务网络。实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从以城镇为主向统筹城乡转变,劳动监察案件结案率达到98%;“十四五”期间,力争欠薪案件数、欠薪金额和涉及人数逐年下降。

  四、“十四五”发展思路、目标举措

  (一)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各项的工作优先位置,健全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一是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统筹做好城乡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群体的就业工作。二是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帮扶力度。三是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机制,引导、扶持、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规范人力资源服务业行为,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监管,优化创业环境,落实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支持等配套政策措施。

  (二)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一是扩面重点持续对灵活就业、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的参保工作。大力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实施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围绕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的大局,不断健全和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扩面征缴,切实做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二是加大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力度。深入开展数据稽核,建立制度化、常态化、数据核查机制。大力推进风险防控措施“进规程、进系统”,构建事前预防控制、事中在线核验、事后稽核检查的风险防控体系。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法律、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保经办内控制度,完善制度、经办、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加强社会监督、政府监督和有关部门协同监督,及时查处和纠正违规行为,确保基金安全完整;三是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推进系统行风建设,推动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的落实和动态调整。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在全面取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认证服务模式;四是向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大力优化社保经办数字化环境,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推动数据安全与协同共享可控发展,构建高效、安全、可靠的数据管理体系。积极提升社保经办数字化能力,提升社保统计手段。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

  (三)紧紧围绕人才强县战略,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十四五”期间,着力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力争较“十三五”期间有较大幅度增长。高技能人才方面。完善多渠道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建立教育与企业培养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四)进一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十四五”末,全县劳动合同签订率要达到90%以上。二是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县级劳动争议仲裁各项软、硬件建设;仲裁案件当期结案率达100%;仲裁员、调解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初步实现仲裁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三是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和工作机制。力争“十四五”末,形成覆盖城乡、统一规范、高效便捷的监察执法信息和监控管理平台,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力争达到100%。

  五、2020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指标完成情况

  1、就业指标。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260人,完成

  市全年任务指标100.4%,失业率3.82%,低于市4.2%任务指标。新增创业带头人40户,完成市任务指标100%。青年就业见习单位3家,见习人员30人,完成任务指标100%。培训2170人次,完成市任务指标1900人的114.2%。就业专项资金完成支付3629万元,其中:社会保险补贴1441万元;创业带头人社保补贴24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2148万元;就业创业补助16万元。

  2、社保指标:(1)企业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参保112340人,保费收入30987万元,待遇支出154469万元。从2020年7月1日起,企业职工养老金实行省级统筹后,我县企业职工养老金从7月起由省统一发放。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83052人,基金总收入26191万元,养老金支出22122万元,无缺口,确保按时足额发放。(3)机关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45159万元,养老金支出42407万元,确保发放。缴纳职业年金16649万元。

  3、工伤保险指标:基金收入652万元,其中,工伤保费收入643万元,利息收入8万元,滞纳金收入1万元。工伤保险费支出469万元。

  4、乡村振兴指标:截至目前我县共有32729名劳动力外出务工,其中省外8843人,省内20310人,就近就地就业2849人,个体经营727人。已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台账;经排查,今年我县符合就业帮扶条件的共有54人(一对一帮扶)。其中包括:预脱贫523人中符合就业帮扶条件15人,现已实现就业15人。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下已脱贫的6276人中,需巩固提升且符合就业帮扶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4人,现已全部帮扶就业,2017-2019年已帮扶、有意愿重新就业的5人,现已全部完成帮扶;昌图县2020届建档立卡贫困高校毕业生事业单位招聘正在进行之中。

  (二)主要工作

  1、就业保障情况。保障我县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稳岗返还资金发放到位,1154人次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发放失业金152万元,失业人员医保费支出852人次27.3万元。

  2、援企稳岗情况。有60家企业申报申请“稳岗返还”。审核企业27家,共计89万元稳岗返还资金已全部发放到位。疫情期间政府出台“应急性稳岗补贴”,有4家企业申报“应急性稳岗补贴”。疫情期间发放失业职工临时价格补贴1011人次4.65万元。疫情期间因为个人原因失业人员共计有195人次领取失业补助金15.6万元。

  3、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成立线上技能培训领导小组,制定方案、流程,通过政府网站、昌图融媒、社保中心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宣传。依托钉钉、职培云等平台进行线上培训。我县有7家企业1879人次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完成培训1656人次,培训补贴资金49.68万元。按照铁市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以工代训工作要求,我县通过发展就业扶贫载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开展以工代训,支持培训扶贫,拓宽就业扶贫渠道。开展以工代训企业10户,97人次,落实培训补贴资金38.8万元。我县大力开展免费类职业技能培训,免费类培训开展3个班共95人,其中昌图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母婴护理39人、康复护理56人。

  4、开展重点群体帮扶,实施就业援助。认定零就业家庭446户,447人,全部安置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确保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1644人,549万元,录入金保二期系统2019年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3400余人。公益性岗位1940人,退岗256人,安置739人。

  5、拓宽精准服务渠道,优化就业环境。积极开展公共就业活动。一是召开农民工专场招聘会:落实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举办以“促民生,稳就业”为主题的专场招聘会。参加人数470余人,邀请企业47家,到会企业24家,委托招聘企业23家,达成意向67人,签约37人。带领15家企业协办西丰县专场招聘会——辽宁省返乡留乡农民工系列招聘会活动。在长发镇举办了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二是召开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带领企业参加铁岭市离校未就业暑假返乡高校毕业生大型专场招聘会、辽宁工程职业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双选会。12家企业参加双选会,提供岗位20余种,招聘人数300余人。

  6、老农保清理情况:老农保已清理完成90%。成功退保49948人;成功衔接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50569人;未并未退13553人。老农保系统内发放31736人,发放金额134038.13元。老农保系统外发放351人,发放金额53871.91元。2020年年底全部完成清理。

  7、“中人”完成情况:我县财政全额拨款单位退休“中人”按新办法计发养老金待遇情况,2019年12月前退休中人3395人,已经完成了2038人,完成率为60%。其中,全额退休“中人”2392人,已计发1862人,完成率为78%,差额自收退休“中人”1003人,已计发176人,完成率为17.5%。2020年底全额拨款退休“中人”完成100%指标,差额和自筹自支退休“中人”完成80%指标。

  8、减免社会保险费。免征中小微企业(含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下简称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免征期限5个月。对各类大型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类社会组织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减半征收,减征期限3个月。按照上级要求,对中小微企业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免征的政策,延长执行到2020年12月底。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可继续缓缴社会保险费至2020年12月底,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2020年总计免征8470万元。

  9、基金风险防控情况。依法推进基金风险防控,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行为,确保基金安全稳定可靠运营。一是完善基金稽核制度,由财务、稽核部门负责基金管理与风险防控。二是围绕风险防控,组织各职能部门查找了存在的廉政风险点,明确了每个风险点的具体风险事项和风险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筑牢了廉政风险防控堤坝。三是积极推进改革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方式。四是加强基金监管。我县目前无涉及社保基金重大案件,无欺诈养老金案件发生。

  10、人事人才情况。多渠道多层次招聘录用高精尖人才,开展“暖心工作”,对我县招聘的高层次人才的配偶,按照具体情况给予公益性岗位、编外用工优先安置、缴纳5险等政策,以解决高端人才的后顾之忧。择优录取了9名毕业生到我县基层岗位就业。9月初,9名毕业生分别到我县多镇进行支农和扶贫等工作;积极按照“名校优生”储备工程的优厚政策,为回昌图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申请了购房补贴和生活补贴。2020年签入我县的博士、副高级以上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共计3人,企业内部培养2名副高级技术人才。截至目前共培训1879人,并免费为群众提供线下技能培训,目前为止培训89人。组织参加市级网络人才招聘会1场,7月26日,昌图县人社系统在东嘎镇组织了以“促民生、稳就业”为主题的2020年民营企业用工现场招聘会,招聘会吸纳了省内30余家企业,为社会提供了近千余个岗位,为疫情末期的复工复产搭建了广阔平台。

  11、劳动仲裁及监察工作。截至目前共受理信访局交办21件;“12345”市长服务热线364件、民心网、8890平台、纪检等三十余件;全县共受理各类案件87件,不予受理61件。其中涉及劳动者87人,涉案金额83.74万元。无群体性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按争议类型分类,劳动报酬争议75件,占受案数的86.21%,确认劳动关系争议11件,占受案数的12.64%,工伤保险争议1件,占受案数的1.15%。处理受理结案的劳动争议案件87件,仲裁裁决52件(含一裁终局23件),仲裁调解35件,按期结案率99%。

  12、局机关相关工作:8月29日已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家庭2020届高校毕业生工作,岗位为15个;顺利开展昌图县事业单位教师岗及综合岗等工作。截至目前完成了全县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员2019-2020学年度考核工作,共计7029人。向市人社局职称科申报副高35人,向省党校系统推荐副高3人,向省级推荐正高4人;完成事业单位领导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同时聘任问题的统计、岗位设置和选岗工作,县直事业单位共有不符合“两类岗位”同时聘用条件人员20人,其中有19人选择管理岗位、1人选择专业技术岗位。顺利开展其他日常性工作。

  (二)存在矛盾和问题。

  一是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就业形势严峻,六稳之首稳就业,如何做到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任务重,压力大;二是养老金缺口持续扩大,保发放的形势严峻。三是我县在职参保人员与离退休人员抚养比逐年降低,目前,我县在职参保和离退休人员的抚养比为仅为1.08:1,将近1:1,全市最低,我县保养老金发放的形势严峻的。四是疫情对参保企业和参保职工造成影响,直接影响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我县新的扩面资源现在已经很小了,扩面难度又不断增大,新的社保基金来源已经面临枯竭。另一方面,为应对疫情,国家降低社保费和缓缴社保费,目的是援企稳岗,稳就业,保民生,作为社会保障经办部门,我们坚决贯彻国家的降费缓缴政策,但同时又要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压力非常大,如何拓展资金来源,在疫情影响下,最大限度减小不利影响,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三)2021年工作安排

  1、完成城镇新增就业指标,失业率控制在指标范围内。

  2、全面贯彻落实就业困难人员援助政策,继续延续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社保补贴、延续公益性岗位援助政策。

  3、加大职业提升培训宣传力度,采取灵活培训方式,多渠道开展培训。

  4、不断提高失业保险经办、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5、稳步积极推动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

  6、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确保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7、优化流程.改进服务,全面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

  8、加强风险防控,强化基金监督,进一步加强内控能力建设,严肃查处欺诈、套取养老金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基金安全。

  9、创新我县人才引育工作,有效提升人才精准服务。

  10、完善仲裁调解,提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效能,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昌图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