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图县“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

来源:昌图县气象局 时间:2023-02-02

  昌图县气象局

  昌图县发展改革委

  2021年10月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昌图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再出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突破的关键阶段。

  根据《昌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昌图县“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昌图县气象局会同昌图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了《昌图县“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及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科技创新,着力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助力昌图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规划》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昌图气象事业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阐明新的历史时期昌图气象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十四五”时期昌图县气象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是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

  目录

  第一章发展现状与形势 1

  一、“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就 1

  二、“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形势 5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基本原则 10

  三、发展目标 11

  第三章聚焦服务精细强化经济社会发展支撑 13

  一、保护生命安全,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13

  二、服务生产发展,提高现代经济体系服务水平 15

  三、促进生活富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16

  四、保障生态良好,提升生态健康昌图保障能力 18

  第四章夯实基础能力构建智慧气象服务体系 20

  五、推进精密监测,构建多维自动气象观测网络 20

  六、发展精准预报,完善客观智能气象预报业务 21

  七、强化精细服务,拓展集约高效气象服务平台 22

  八、加强信息支撑,推进先进信息技术融合应用 23

  第五章坚持科技创新增强气象创新发展动力 24

  九、强化气象核心技术攻关 24

  十、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26

  十一、完善科技创新制度与机制 26

  十二、突出干部人才队伍培养 27

  十三、提升气象科普宣传能力 29

  第六章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气象科学治理效能 29

  十四、深化重点业务技术体制改革 29

  十五、提升气象台站支撑能力 30

  十六、大力弘扬气象文化精神 31

  第七章保障措施 31

  十七、加强组织领导 31

  十八、加强多元投入 31

  十九、系统协调推进 32

  二十、实施考核评估 32

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昌图气象事业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铁岭市气象局党组和昌图县委、县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强化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气象服务水平,气象保障昌图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取得显著成效。

  • 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充分发挥

  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对乡(镇)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建立了多部门信息共享与应急联动机制,组织参加全市防御暴雨灾害应急演练5次。建成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实现“五个5分钟确保”。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建成行政村全覆盖的农村应急广播系统425套,建立了3889名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责任人和气象信息员队伍,完成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六个一”建设。气象灾害防御作用日益突显。圆满完成了2016年“7.20”“7.25”暴雨及2018年罕见高温干旱、2020年夏季干旱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气象服务工作,成功防范了台风“狮子山”“利奇马”“巴威”“美莎克”对昌图的风雨影响,气象决策服务产品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认可和肯定。全县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定期检测覆盖率达到100%。

  • 气象服务经济民生成效显著

  乡村振兴气象服务成效明显。研发了玉米、水稻、花生等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通过2个涉农微信群和智慧农气手机APP,开展了面向全县133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直通式”气象服务。人工增雨(雪)作业面积覆盖全县,年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5次。与农业农村局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农情会商、春播春耕和病虫害预报等合作机制。圆满完成1个村定点扶贫帮困任务。生态文明气象保障积极有效。森林草原防灭火气象保障、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监测评估服务效益显著。围绕大架子山、天桥山乡村旅游建设生态昌图,完善生态气象观测站网布局。气象服务渠道不断拓展。利用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向全县3889名应急责任人及气象信息员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在关键农事期及有重要天气过程时,通过广播、电视媒体、425个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和33个应急显示屏等多种渠道发布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空气质量、地质灾害、森林火险、农业气象等重要气象服务信息和农事建议,让相关部门和公众及时了解气象信息,科学安排生产生活。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明显提升。广泛开展了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利用“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科技宣传周等活动等深入农村、学校、社区、合作社等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年均发放科普宣传材料1000余份。

  (三)气象业务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气象观测站网更加精密。建成4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采集频次达到5分钟每次。建成酸雨观测站1个、土壤水分气象观测站11个,建成2个农田小气候观测站、1个全球定位系统气象观测(GNSS/MET)站。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实现业务自动化,综合气象观测业务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气象预报预警更加精准。暴雨、雷雨大风预警信号精细到乡镇,区域性暴雨和大暴雨天气无漏报,0-30天无缝隙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实现业务化运行,最小时空分辨率达1小时、1公里。“十三五”期间24小时晴雨、气温预报准确率稳步提升,24小时晴雨雪平均准确率达到91.3%,24小时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为85.3%,24小时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为79.6%,灾害性天气预警发布准确率提升至96.9%。公共气象服务更加精细。圆满完成春运、全民运动会等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深入开展电力、交通、能源等专项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89分,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广播系统年平均在线率保持在95%以上。气象信息支撑更加有力。气象专网主备线路速率分别达到10M,气象业务系统实现与CIMISS对接,建立了以MICAPS4、SWAN和省市县一体化业务平台为基础的气象预报业务支撑系统。

  (四)气象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气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人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1人入选省气象部门首批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技术带头人。气象科技产出明显。发表各类科技论文15篇,主持处级及以上科研课题6项。

  气象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引进和应用了“省市县预报预警一体化平台”,智能网格预报服务一体化平台,GR2雷达分析系统,雨情快速分析平台,县级雨情统计平台,灾害性天气监测平台等技术平台或系统。

  (五)气象高质量发展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事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气象工作连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影响天气、防雷安全监管、自动气象站和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维护保障被纳入政府考核内容,气象部门深度融入各级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政府议事协调机构。气象行政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安全行政许可和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明确,全县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建档情况纳入县安委会网格化管理平台。与县应急管理局建立联合执法常态机制。“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气象行政许可事项实现 “一网通办”。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显著,2019年,县气象局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党组织,3人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党建与业务充分有机融合。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汛期气象服务、防疫、扶贫等工作中充分显现,2019年、2020年县气象局连续两年被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市文明机关”称号。

  参加省市专家做专题讲座、到党校进行集中培训,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认真开展“党建+疫情防控”、“党建+扶贫工作”、“党建+气象服务”等工作,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在春播生产、防汛抗旱气象服务、疫情防控期间以及日常工作中,引导并发挥优秀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2017年开始,县气象局与四面城镇查罕村结成对子,引导农民广泛开展多样的文体活动,使城乡共建活动取得实效。

二、“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期,也是推进实现昌图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加速期和建设气象强国辽宁践行实验区的重要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机遇与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代气象工作提出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气象事业发展。在庆祝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要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指明了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任务,是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此外,县委、县政府也对新时代昌图振兴发展提出了新定位、新要求、新部署。这就要求气象部门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要将高质量发展目标贯穿气象事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不断加强气象科技创新驱动,优化气象高质量发展布局。

  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保障工作提出新需求。当前,昌图振兴发展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关键阶段,昌图县着眼于我国新时代“两步走”总体战略和当前实际,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东北振兴”“沈大经济走廊”“中国(辽宁)自贸区”“沈阳都市圈”等发展战略,提出了实现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总体目标和倾力建设“平安昌图、健康昌图、数字昌图”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具体目标。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气象事业需不断推进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绿色、协调、创新、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补齐短板、补强弱项;深度融入、精准对接、统筹谋划各项任务,提升昌图振兴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气象服务保障的精度、深度和广度。

  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对气象服务提出新期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摆到重要位置,而气象服务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时期,昌图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健全基本服务体系,创新基本服务供给方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不断增强昌图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就要求必须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加快发展智慧、精细、普惠、高质的气象服务,不断满足人民保护生命安全、赋能生产发展、致力生活富裕、守护生态良好的新需求,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产品。

  科技创新为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新支撑。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突破及信息技术发展正在使气象探测、预报和服务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深刻影响气象服务结构和模式,为公共气象服务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为气象业务合理布局、服务结构不断优化、智慧气象深入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气象事业发展要坚持科技创新与改革创新双轮驱动,主动融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重大科技创新部署与应用,推动气象科技变革。

  (二)问题与差距

  “十四五”时期,气象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建设气象强国关键时期。当前,昌图气象事业发展虽取得显著成效,但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对照昌图振兴发展需求和先进发达地区气象业务现代化水平,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困难和制约瓶颈,主要体现在:

  一是昌图气象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气象服务供给依然不平衡不充分,气象服务保障昌图振兴发展及民生幸福仍有短板,气象服务核心技术仍显薄弱。二是针对东北冷涡影响下昌图地区短时暴雨、风雹等灾害性天气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不够,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应用水平不高,次生灾害气象风险预报与影响评估能力不强,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时效性和精准度仍有不足,研究型预报新业态建设动力不足。三是观测站网布局不完善、部分观测设备陈旧老化,仍有观测盲区,支撑中小尺度对流天气系统监测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作业的立体观测系统不健全,装备保障、资料质控、资料应用和信息化支撑等滞后于业务发展,气象助推数字经济发展动能不足。四是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开放合作和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气象干部和人才队伍对高质量发展支撑力不足,科技队伍体量小,力量分散,结构不合理,领军人才缺乏,人才驱动发展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五是气象治理效能仍需提升,制约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仍然存在,基础设施与更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要求仍不相适应,气象优秀文化传承力度不够,气象领域“放管服”改革仍需持续推进。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和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以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气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大力提升气象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保障能力,为推进气象强国辽宁践行实验区建设贡献力量,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昌图振兴发展提供高水平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发展。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全县气象部门贯彻落实到位,确保气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坚持需求引领,目标导向。将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作为气象服务着力点,不断提升气象服务水平,保障新时代昌图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美好。

  坚持创新驱动,持续发展。突出创新引领,紧跟信息化、智能化趋势,聚焦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提高气象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坚持系统观念,整体推进。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坚持一盘棋思想,更好发挥各级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协调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集约发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发挥好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持续推动气象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完善适应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的体制机制,促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展望2035年,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技术先进、更有活力、更加开放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全县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成为气象强国辽宁践行实验区的生动典范。

  到2025年,基本建成系统完备、开放融合、普惠高质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天气预报准确率达90分,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达到50分钟,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水平和服务保障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昌图发展新格局成效显著,气象保障乡村振兴、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居全市先进行列。

  ——公共气象服务质效显著提升。基本建成以智慧精细为标志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昌图振兴发展供给水平大幅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凸显,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92分。

  ——气象综合观测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以自动精密为标志的现代气象观测体系,满足防灾减灾救灾、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气象监测能力明显增强,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布局更加合理,4要素及以上自动气象站站点密度达到105个每万平方公里。

  ——气象预报预警精准程度持续提高。基本建成智能精准为标志的现代气象预报体系,气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全福祉的天气预报及影响预报、风险预警质量全面提升,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90分,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达到50分钟。

  ——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建成开放协同、支撑有力、充满活力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保障体系,创新在气象现代化全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创新活力持续激发,气象科技成果成熟转化应用占比达到55%。

  ——气象治理效能明显提升。气象业务技术体制重点改革进展明显,基层气象台站软硬件实力明显提升,气象先进精神文化得到大力弘扬,气象高质量发展环境有效改善。

  昌图县“十四五”时期气象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 标

2020年

2025年

一、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水平

1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分)

89

92

2

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

89

99

3

人工增雨(雪)作业影响面积(万平方公里)

0.32

0.41

二、气象预报预警能力

4

天气预报准确率、精细水平(分)

8791

9095

5

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分钟)

48

50

三、气象监测能力

6

4要素及以上自动气象站站点密度(个站/万平方公里)

76

83

7

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评分(分)

80.9

85.0

四、气象服务能力

8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覆盖面(%)

88

90

9

气象预警大喇叭在线率(%)

90

95

10

气象灾害风险普查覆盖率(%)

——

100

11

智慧气象赋能重点行业领域覆盖数(个)

5

8

五、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12

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占比(%)

45

55

13

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比(%)

16

16

六、现代气象治理能力

14

全县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和旅游景点防雷装置检测覆盖率(%)

——

100

第三章 聚焦服务精细 强化经济社会发展支撑

  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着力构建系统完备、开放融合、普惠高质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避害”和“趋利”作用,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质效。

一、保护生命安全,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系。构建社会全媒体资源精准、直达和广覆盖的气象信息传播体系,健全重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传播“绿色通道”和“叫应”机制,推动预警信息发布到村到户到人,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危险地区人员提前转移机制。到2025年,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超过10种,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达到99%。完善气象、应急、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间统筹规划、共享共建和预报预警联动机制,汇聚各部门各类预警信息、风险信息、应急责任人信息和基础信息,推动“预警+行业”数据融合分析。完善气象灾害防御部门联络员机制。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继续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夯实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管理职能,推动气象灾害防御向基层延伸。

  提升气象灾害风险管控能力。修订《昌图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区域干旱、暴雨、高温、低温冷冻、大风、冰雹、雪灾和雷电等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立气象灾害精细化风险区划图谱和数据库,推进分灾种精细化的气象灾害风险综合普查成果应用,提高气象灾害风险实时动态研判能力,提升重大设施、工程等气象灾害设防标准。建设以便携式新型观测设备为主的气象应急观测保障体系,提升突发事件气象应急保障能力。完善防雷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全面落实防雷安全监管措施,全县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和旅游景点防雷装置检测覆盖达到100%。

  完善分类别的气象灾害应对策略,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将气象灾害防御科学普及工作纳入综合科普体系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融入中小学义务教育体系,提升社会公众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服务生产发展,提高现代经济体系服务水平

  推进“气象+行业”融合发展。开展面向全县AA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基于位置的气象预警、气象预报、实况监测、特色旅游指数等服务,实现服务信息的精准高效主动推送。联合开展昌图地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及并网发电气象服务,开展雨雪冰冻、大雾、高温、大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电网运行安全影响预报。强化森林草原火灾火险等气象保障能力,建立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预警系统,健全完善应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异常高温干旱等事件应对工作机制。开展全县普通等级公路精细化智慧交通气象服务。推进城市规划、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发展区域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到2025年,智慧气象赋能重点行业领域覆盖数达到8个以上。

  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气象服务体系和“平安昌图、健康昌图、数字昌图”建设,围绕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交通气象服务能力,提升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交通运维和智能管理专项气象服务水平,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完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保障粮食安全。开展分乡镇的精细化农业气象资源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建立完善分类别的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推进全县农业种植结构布局调整和农业生产趋利避害。开发主要农作物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影响评估技术,建设全要素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做精做细做好主要作物生长季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气象保障水平。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气象服务能力,开展特色农业农业小气候站气象观测与应用服务。强化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特色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产业的气象服务保障。发展长、中、短期一体化无缝隙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业务,实现直通式气象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覆盖。探索开展林业、林下经济等种植业气象服务。强化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作业能力,提升粮食主产区人工增雨作业能力。到2025年,人工增雨面积实现全县100%覆盖。

三、促进生活富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推进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供给。将气象公共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气象服务供给产品展现形式,增加图形、图像、智能语音交互的气象服务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和精细化需求。增强自动感知、个性定制、按需推送、在线互动、情景体验等公众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到2025年,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92分。

  实施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专项。建设昌图玉米、花生等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打造“气候好产品”等系列气候标志品牌。围绕昌图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县活动,创建气象服务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规范和业务系统,开展“42°昌图”品牌气候品质评价,助力打造“昌字号”品牌。发展农业天气指数保险业务,稳步推广天气指数保险等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打造气候康养、避暑胜地等乡村生态宜居宜游气候名片。

  开展旅游康养、健康生活等气象指数服务和流行病发生气象服务。联合卫生部门探索建立基于天气和气候的传染病及其他疾病预警预报体系,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探索开展健康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推动疾病预防关口前移,开展一氧化碳中毒、高温中暑气象条件预报预警和飞絮、花粉等过敏性疾病环境风险预报。加强居民生活环境气象服务,开展负氧离子监测、康养气候分析服务和全民健身气象服务。

四、保障生态良好,提升生态健康昌图保障能力

  打好蓝天保卫战,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提升霾、沙尘、空气质量、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静稳天气指数等重污染天气气象环境条件研究和预报能力,完善大气污染气象条件天气预警系统,开展秸秆燃烧气象监测业务,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气象评估和决策服务,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气象保障服务。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8%提供气象保障。

  完善人影标准化作业基地建设和智能指挥系统建设,继续做好人工增雨保障服务。增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更新智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增加安全射界图制作、弹药物联网监控功能,建成人工影响天气跟踪指挥和安全监管系统。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对植被保护、森林防火、水库蓄水等作用。推进对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绿色发展区气象服务。

  推进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参与新一轮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普查评估,对热量资源、风能资源等进行评估分析和区划,科学利用全省高分辨率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评估成果,建设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气象应用与预测系统。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气象服务。加强对生态脆弱区、易灾地区生态气象观测和卫星遥感产品应用与评估,开展生态环境气象影响评估工作。

  强化气候变化评估分析相关成果在昌图地区转化应用,开发气候变化背景下粮食稳产增产提质气象保障关键技术,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探索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水资源、人体健康、农业病虫害发生趋势等风险评估。

专栏1 乡村振兴气象保障工程

建设完善“三区三园”及高标准农田等现代农业综合气象观测体系,补充建设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和现代农业园区微气候观测站。建设特色农业小气候站观测站网。建立面向农业农村的多源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与应用服务系统。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升级完善乡镇自动气象站和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立分类别的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引进分乡镇的精细化农业气象资源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系统。建设玉米、水稻等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中心,面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和粮食生产全过程,建立长、中、短期一体化无缝隙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业务平台,完善直通式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立花生、榛子等优质气候好产品品质评价平台,提升优质农牧产品品牌价值。

专栏2  生态健康昌图建设气象保障工程

提升昌图生态旅游服务能力,开展生态旅游气象服务。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平台。建立气象与生态环境部门间信息共享数据库,完善大气污染气象条件天气预警系统,开展秸秆燃烧气象监测业务,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气象评估和决策服务。增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升级人工影响天气火箭发射系统,继续做好人工增雨保障服务,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对植被保护、森林防火、水库蓄水等作用。开发或引进气候变化评估成果本地应用平台。加强对生态脆弱区、易灾地区生态气象观测和卫星遥感产品应用与评估,开展生态环境气象影响评估工作。开展区域性和涉及安全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系统本地化应用,增强城市和重大项目的气候适应能力。建立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精细化普查与本地化开发利用系统,建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气象应用与预测系统。

第四章 夯实基础能力 构建智慧气象服务体系

  坚持气象强国目标导向,聚焦“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强化信息支撑,着力构建结构完善、智能先进、支撑有力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全面夯实昌图气象高质量发展基础能力。

五、推进精密监测,构建多维自动气象观测网络

  优化完善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升级改造单要素自动气象站,加密地面气象观测站。完善交通气象监测网,在重要路段、桥涵隧道低洼易积水处建设便携式自动站。完善“三区三园”及高标准农田等现代农业综合气象观测体系,补充建设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和现代农业园区微气候观测站。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优化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到2025年,4要素及以上自动气象站站点密度达到105个每万平方公里,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评分达到85分以上。

  强化多源实况资料融合应用。加强GNSS/MET、闪电定位仪、雷达和风云3号、4号系列卫星等垂直观测资料的融合应用,实现全时全域全要素气象综合监测,时间分辨率达到分钟级,空间分辨率达到公里级。推进智能化、广覆盖的社会气象观测大数据共享及气象灾害智能识别。

  提升气象装备运行在线监测与保障能力。提升气象装备运行维护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气象装备维护、维修社会化保障。提升便携式移动应急气象保障观测能力。

六、发展精准预报,完善客观智能气象预报业务

  推进Grapes_Meso、睿图东北、华北、华东等区域数值预报模式解释应用和对比检验,强化睿图东北快速循环更新同化系统在本地短时临近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中的应用,开展基于数值预报模式的降水和气温本地客观化订正技术研究。

  提升多源融合实况分析产品业务应用能力,加强本地化检验评估。探索开展中小尺度突发灾害性天气智能判识与监测预警技术的本地化应用,强化雷暴大风、强雷电、龙卷、短时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的自动监测预警。提升智能网格关键格点预报自动订正水平,推进时间分辨率1小时、空间分辨率1至3公里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应用,强化暴雨(雪)、大风、寒潮、大雾、霾等灾害性天气预报业务,提高预报精准度、延长预见期。强化短期气候预测产品本地精细化应用,加强延伸趋势预报分析和服务能力。发展春季透雨、伏旱、倒春寒、连阴雨等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测业务。推进气象预报业务向水文、大气和环境等领域扩展,发展交通、能源、保险、供暖等专业专项气象预报业务。到2025年,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90分,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时间达到70分钟。

  加强多行业大数据综合分析及应用,发展暴雨(雪)、洪涝、高(低)温、干旱、寒潮、大雾等多灾种对承灾体的精细化、针对性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技术,开展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以及尾矿库等重点区域气象风险预警。建立辽河流域及太阳山水库集汇水区精细化面雨量预报业务。深化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

七、强化精细服务,拓展集约高效气象服务平台

  丰富气象服务产品供给。以公共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为突破口,推进气象公共服务数据化、信息化、均等化,实现智慧气象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充分融合,强化供电、供热、供气、交通、城市防涝、农村防灾、农业增收等生命线气象保障服务,提高城市运行管理精细化气象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城乡气象服务均等化,加强生活、旅游等气象指数服务和流行病发生的气象预警服务。

  构建气象服务产品库,建设运行集约、功能完备的气象服务制作系统,丰富民生热点气象服务产品。制定集约化规范化业务流程,建立标准化的专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

  完善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平台。推动气象服务数字化转型,实现需求智能感知、产品按需制作、服务精准推送。发展气象服务融媒体传播平台,提升全媒体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水平,开展气象服务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

  健全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完善城镇、农村气象信息发布网络,升级农村应急广播系统,推进气象信息靶向发布,优化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拓宽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提升发布速率和覆盖范围,强化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气象保障。

  开展气象服务效益反馈评估。加强服务用户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定期开展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和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价,强化对服务供给管理的评价支撑。强化实现观测和预报业务对气象服务需求的快速响应和改进。

八、加强信息支撑,推进先进信息技术融合应用

  强化气象信息技术支撑。升级高清智能化视频会商和气象灾害综合监控展示系统。升级新一代气象通信网络,完善气象信息网络安全边界防护系统。对接“天擎”系统,推进“云+端”模式气象大数据应用,实现气象数据跨平台多场景智慧应用。强化网络设备与安全设备的运行状态、事件告警及系统软件日志信息监控。

专栏3 智能化气象灾害识别与预警系统工程

完善地面监测网,建设对流频发区的多维气象观测网。升级改造单要素自动气象站,加密地面气象观测站,完善交通气象监测网。建设地面、雷达、卫星等多源观测资料以及多源融合分析实况采集模块,探索建立自动化、智能化气象灾害识别与预警系统。集约共享交通、水利、气象等多部门实时视频信息,升级改造视频会商系统和安全边界防护系统。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平台;建设精细化水文、地质、生态环境与气象信息融合共用与灾害预警模块。

第五章 坚持科技创新 增强气象创新发展动力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统筹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基层研究型业务建设、制度机制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开放协同、支撑有力、充满活力的现代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为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九、强化气象核心技术攻关

  开展东北冷涡特征及发生机理研究。参与东北冷涡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开展冷涡的起止时间、强度、路径等特征以及灾情统计分析,开展冷涡影响下昌图地区短时强降水、冰雹、雷雨大风、龙卷等发生发展机理研究和成果应用。

  强化短时临近预警核心技术研究。加强多普勒天气雷达、闪电定位仪、风云4A气象卫星等多源资料在强天气监测预警中的应用,开展0-12小时逐时智能网格短时临近预报产品的业务应用技术研究。开展短时大风、龙卷发生天气背景特征分析研究。

  加强智能网格关键格点应用技术研究。强化多模式数值预报产品的本地化检验与对比应用,重点开展本地温度客观预报订正技术方法研究与检验。推进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在防汛决策、专业服务、重大活动保障中的技术研究。

  发展智慧精细气象服务技术。研发玉米、水稻等分类别的农业生长发育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强化农业气象预报与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本地化应用。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农事农时、农业病虫害、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等服务产品研究与发布。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气象服务切入点和着力点研究。开展榛子、花生生长全过程气象服务关键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强化电力、交通、供暖等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技术研究。面向特色乡村旅游、夏季避暑旅游等强化旅游气象服务产品研发。加强可持续的新型媒体气象服务产品研发。

十、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构建研究型业务新格局。按照基础业务和研发向国省两级集约、应用和服务向市县两级下沉原则,全面推进以应用服务为主导的基层研究型业务建设,重点开展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应用技术、融媒体气象服务技术、面向行业的气象创新服务技术研究及应用,深化乡村振兴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完善研究型业务发展机制。优化常态化业务岗位和研究型业务岗位职责,适当增加业务、科研或成果转化应用等职责任务,确保研究型业务岗位每年进行研究和成果转化时间不少于2个月。推进市县级气象台预报岗(综合业务岗)和业务布局优化集约,探索开展市县一体化的气象预报预警和服务业务流程调整,建立业务系统平台双向备份。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研究型业务立项机制和研究型业务及科研奖励激励机制,营造业务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政策环境,推动业务人员逐渐向应用技术研发转型。

  完善研究型业务岗位人员交流、培养、管理和考评机制,推进县级业务技术人员常态化交流与培训。

十一、完善科技创新制度与机制

  优化气象科技创新布局。统筹集约资金、项目、人才等科技资源,实现分散式创新向系统性创新转变。探索气象科研项目立项激励新模式,实行“揭榜挂帅”制度,建立主要由需求决定的气象科技项目遴选、经费分配、成果评价机制。

  推进气象科学协同创新。推进与行业部门合作,联合自然资源、文化与旅游、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等相关行业科技力量开展应用气象关键技术与标准研究。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完善,加强科技成果的技术集成、中间试验和推广示范。完善科技成果认定、登记、评价、中试、业务化管理办法和标准,推动科技成果向气象业务服务和技术标准转化。完善科技成果奖励激励政策。落实并规范职务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激励政策。到2025年,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占比达到50%。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倡导良好学风、科研精神和作风,引导气象科技工作者坚持正确科研价值取向,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形成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科研氛围,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十二、突出干部人才队伍培养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气象人才引进和培养,将气象高层次人才纳入地方人才工程和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对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稳定人才队伍,加强高级技术人才选育,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完善人才发展环境。依托各级气象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荐培养本地科技人才,壮大气象应用研究和服务人才队伍。深化“一人一策”的人才精准培养机制,强化人才的交流与培养,推进“青云”人才计划实施,设立专业技术人才与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推进人才导师聘用制度落实落地。在推进智能网格业务的同时,培养本地格点订正技术人才。强化防灾减灾决策服务技术力量,重点培养新一代气象科技和决策服务人才。

  优化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的政策、制度环境,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和充分体现创新要素价值的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坚持按需培训、精准调训,建立人才内部培养机制。加强气象科学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广泛宣传和表彰先进典型和优秀团队,形成人才发展良好氛围。

  加强高素质领导干部培养。注重干部队伍理论教育、党性修养培训,提升担当作为本领,增强干部领导事业发展的能力,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气象干部队伍。持续优化干部人才成长环境,推动气象领导干部培训纳入地方党校(行政学院)教育培训统筹安排,推进气象部门与地方开展干部交流,大力发现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不断改善干部队伍结构。

十三、提升气象科普宣传能力

  推进气象科普综合能力建设。打造气象科普新媒体科普宣传矩阵,建设气象自媒体品牌。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气象科普活动,扩大气象科普社会影响力,不断促进公众气象科学素质提高。深入开展“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普日”气象主题活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农村开展“气象科技下乡”品牌活动。推进科普进学校、乡村、社区、企业活动。到2025年,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达到85%以上。

第六章 优化发展环境 提升气象科学治理效能

  坚持依法治理、提升效能,深化气象业务技术、服务、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强气象法治建设与依法行政,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着力构建制度完备、规范有序气象治理体系,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十四、深化重点业务技术体制改革

  在省级构建以大数据为中心的统筹集约的新型气象业务体制的基础上,优化业务服务布局分工和流程。优化气象服务业务布局,全面完成地面观测自动化改革,推进观测装备保障社会化,完善观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业务应用,促进管理体系向预报、服务业务延伸。发展气象防灾减灾和生态气象业务服务新业态。深化气象标准化工作改革,强化标准的科技支撑,推进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业务工作体系,加强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与反馈。

  持续深化气象部门“放管服”改革、“证照分离”改革、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改革,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根据省气象局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意见,按时完成气象部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大力促进气象部门专业气象服务改革。

十五、提升气象台站支撑能力

  补齐气象台站基础设施短板。推进气象台站基础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大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力度,开展标准化气象台站业务平台建设,加强台站业务系统运行环境建设。改善气象台站工作生活环境,加强台站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开展气象局综合办公环境、居住环境、业务平面、文化设施等升级改造,推进绿色台站、暖心台站建设,积极推进文化台站建设。

  提升气象预警预报服务业务软实力,提高气象部门决策气象服务、科技支撑和信息化水平,强化气象防灾减灾保障能力。提升气象专项服务能力,打造特色专项气象服务品牌。提升气象台站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支撑能力。

十六、大力弘扬气象文化精神

  以加强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持续推进气象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气象文化学习以及精神谱系教育,大力弘扬新时代 “气象精神”,注重涵育气象文化,深化气象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全面推进文明创建晋档升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气象文化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团结、进步、和谐的浓厚氛围。

第七章 保障措施 十七、加强组织领导

  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推进党的建设和气象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统筹领导气象事业发展改革重要事项的体制机制,强化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

十八、加强多元投入

  深入推进气象双重计划财务体制落实,强化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支持气象现代化建设格局,积极落实《辽宁省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气象工作的意见》,把发展气象事业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效落实国家重点工程及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地方配套资金,共同推进在实现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上迈出新步伐。

十九、系统协调推进

  加强规划及项目的前期论证及过程管理,扎实推进已立项项目建设、有序论证一批基础项目、科学谋划创新型项目,提升项目建设绩效。建立科学的协调衔接机制,规范本规划与观测、预报服务、信息化和科技创新体系的相互支撑关系,统筹实施。

二十、实施考核评估

  加强规划实施监测,对规划指标、政策措施、重大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强化动态管理,提升现代化成果应用效益。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第三方评估,分析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完善发展指标统计,将规划实施情况与责任单位年度绩效考核挂钩,确保规划落到实处。